当“非洲版支付宝”遇见“非洲版拼多多”,结局笑不活了

当“非洲版支付宝”遇见“非洲版拼多多”,结局笑不活了

当“非洲版支付宝”遇见“非洲版拼多多”,结局笑不活了

先考考你:非洲最流行的“拼团”是什么?答案是——一起拼网费!网速慢到让时间都凝固,却挡不住非洲人民网购的热情。
 
  1. 电商的 40% 增长是怎么来的?
    2020—2021 年疫情期间,南非电商销售额涨了 40%。原因无他:封城期间商场关门,大家只能窝在家刷手机。问题是,刷卡机普及率奇低,于是“移动钱包 + 货到付款”成了黄金搭档。
  2. 钱包大乱斗:M-Pesa vs Airtel vs MTN
    在东非,M-Pesa 是老大哥;在西非,MTN Mobile Money 横着走;而在北非,Orange Money 又插一脚。每个钱包都有自己的“地盘”,互不相认。结果就是——你在肯尼亚充的话费,到乌干达就废了,像不同省份的公交卡。
  3. 身份认证:没有身份证,自拍也行
    非洲 55% 的成年人没有正式身份证件,传统银行 KYC 走不通。于是数字钱包祭出“自拍+活体检测”黑科技:对着手机眨眨眼、张张嘴,系统就认你是“良民”。当然,也有人用长颈鹿照片骗 AI,被风控当场“拉黑”。
  4. 分账系统:老板、房东、快递员都要分钱
    非洲 B2B 交易 1.5 万亿美元规模里,80% 还是现金或支票。为啥?因为一涉及多方分账,系统立刻瘫痪。后来有人把区块链智能合约搬过来:货一签收,钱自动按比例打给供应商、物流、房东,连财务小姐姐都惊呼“再也不用 Excel 掰手指”。
  5. 彩蛋:拼网速的“砍一刀”
    在加纳,有个电商平台搞活动:只要成功邀请 5 位好友帮你“砍网速”,就能把 1G 流量砍成 5G。结果全国人民同时在线砍,直接把机房砍崩。官方出来道歉:“下次改成砍价,别再砍网了!”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