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非洲,钱包里可能没有钞票,但一定有“充电宝”

在非洲,钱包里可能没有钞票,但一定有“充电宝”

在非洲,钱包里可能没有钞票,但一定有“充电宝”

如果你第一次到肯尼亚,千万别在机场换一大堆先令,因为你会发现——小贩不收现金,只收 M-Pesa。没错,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上,“手机信号”就是“ATM 机”。
 
  1. 现金?太沉!
    根据 2023 年的调研,撒哈拉以南非洲 50% 以上的交易仍然靠纸币完成。但请注意,这 50% 里,有相当一部分是“零钱凑整”的神操作:买一瓶可乐 1200 先令,掏出一张 10000,老板翻遍整个店也找不开。于是大家默契地掏出手机——“二维码还是手机号?”
  2. 移动钱包:从“备胎”到“正宫”
    2007 年,肯尼亚电信 Safaricom 上线 M-Pesa,本意是给没银行卡的人发福利,结果一路开挂:2023 年非洲移动钱包注册账户 8.56 亿,占全球一半,交易额 9190 亿美元。在东非,2/3 的成年人把 M-Pesa 当“第二张身份证”。
  3. 跨境汇款:比骆驼还慢
    非洲内部汇款平均手续费 7.4%,是全球最贵。原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——很多国家的央行系统互不相认,一笔钱要先换成美元,再换成欧元,最后再换成本币,汇率层层剥皮。于是机智的非洲打工人发明了“人肉汇款”:回国时行李箱里塞满现金,过海关像拍《速度与激情》。
  4. 加密货币:弯道超车的“野路子”
    由于官方通道太慢,稳定币成了跨境新宠。2023 年非洲链上交易额 1250 亿美元,同比增长 45%,全球第一。在尼日利亚的电脑城,USDT 的汇率比央行牌价更“官方”。
  5. 彩蛋:街头艺人的二维码
    在约翰内斯堡的十字路口,你会看到艺人脖子上挂着二维码:“扫码打赏,支持原创!”如果你掏出现金,他反而一脸懵——“Sir, do you have power bank?”
Related Posts